10月10日,结构心脏病介入领域医疗器械公司宁波健世科技(9877.HK)登陆港股,健世科技上市当天股价开盘后涨幅一度接近10%,市值超过120亿港元,不过接近午盘时涨幅回落至4%左右。
“有市值,无流通”
截至午盘,心通医疗港股(2160.HK)股价下跌3.6%,市值52亿港元,启明医疗港股(2500.HK)股价下跌4.6%,市值38亿港元,沛嘉医疗港股(9996.HK)股价下跌1%,市值42亿港元。三家企业总市值刚刚超过130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健世科技上市后意外没有破发,并且市值超百亿,但上市首日的成交量和交易额极低,只在开盘后出现几笔过百万的交易以及收盘前出现一笔近千万的交易。
这与公司极少数的流通股占比有关。就A股市场来看,股本总额为5000万元至4亿元的公司,公开发行的股份应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的股本总额超过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但港股没有明确规定发行股票的数量和占比,今年以来,IPO发行股份数量占总股份比例低于10%的企业也频频出现。
据公开信息,健世科技IPO总融资2.2亿港元,但市值接近120亿港元。上市前,健世科技已与先健科技订立基石投资协议,基石投资者已同意按发售价认购总额约1.57亿港元股票,占比超过70%,剩余市场的认购总额仅约7000万港元。
“虽然看起来企业市值很高,但是总共流通的盘子也就几千万,一个股东就能撑住市值,这是企业为了保市值进行的一种上市操作策略,通过这种上市策略上市的股票也被称为‘乞丐股’,因为没有流通,只要有一个大股东出逃,股价就会跌到地板价。”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此前通过这种策略上市的医疗器械公司还有百心安。百心安去年年底在港股上市,目前市值达到140亿港元。
根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今年7月底,港股15家IPO企业首发股份数量占总股份比例不到10%,其中6家占比不到5%。
健世科技的主营业务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类医疗器械产品覆盖三尖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和心衰治疗等领域,与心通、启明和沛嘉等企业属同一赛道,但健世科技目前尚无任何一款商业化产品。
结构性心脏病器械为何受追捧
结构性心脏病医疗器械是近年来的热门赛道,中国企业在三尖瓣、二尖瓣等领域已有具有国际领先优势的自主研发产品初露头角,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国产的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因此也成为众多心血管领域初创医疗器械公司竞相争夺的一篇蓝海。
在全球范围,二尖瓣目前仅有雅培的缘对缘修复产品MitraClip获得了美国FDA、中国NMPA和欧盟CE的批准,在全球完成超过15万例手术。全球现有的三尖瓣产品也以修复为主,如爱德华生命科学的Pascal。
由于心脏三尖瓣解剖结构复杂,过去一直是外科手术一个痛点,亟需介入器械发展来提供新的治疗方案。通过现在更符合解剖结构的三尖瓣产品的设计研发以及不断改进的介入治疗手段,很多原本无法接受外科三尖瓣治疗的患者,未来也有可能被治愈。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中度以上三尖瓣反流患者人数超过20万,存量三尖瓣反流患者超过100万,反流平台期可长达10至15年,如果不接受治疗可能有转为心衰的风险。
今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完成了3种创新医疗器械国内首例植入,其中有2款瓣膜器械产品都是由中国企业研发的,包括健世科技的一款经静脉三尖瓣置换系统Lux-valve以及汇禾医疗的三尖瓣介入环缩系统K-clip。
Lux-valve也是健世科技离商业化最近的一款产品,尽管如此,相关临床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该产品距离上市获批还有很长的时间。
国家的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也加速企业朝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方向发展,尤其是研发出适用于中国临床特点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在结构心脏病领域进行产品研发的还有捍宇医疗、德晋医疗、纽脉医疗、科凯生命科学等初创型企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潘文志教授在2022年“中国结构周”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结构性心脏病瓣膜领域之所以成为创新的热门赛道,一方面是因为瓣膜发病率高,而使用医疗器械治疗理论上是可行的。另一方面,近十几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膜(TAVR)疗法创造了医疗器械的奇迹,爱德华因TAVR十年间估值长了10倍以上,资本期待其他瓣膜技术能复制TAVR的奇迹。”
在今年早些时候举行的2022东方会(OCC)上,葛均波就预测,心脏瓣膜全介入时代最终将来临,多款中国研发的瓣膜器械已经展现出应用前景。
葛均波牵头的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也在积极推动中国心脏瓣膜等医疗器械产品的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从医生临床出发,通过“医工结合”创新,解决世界性手术难题的企业。例如捍宇医疗的二尖瓣ValveClamp就是由葛均波领衔团队研发的该领域首个国产器械产品,并由中山医院向企业进行转化,该产品有望于明年获得批准,而一旦批准上市,ValveClamp将填补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国产二尖瓣产品长期的空白。
潘文志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应该从方便医生使用的角度出发,现在我们已经有很多国内设计的医疗器械产品,与国外的设备相比更加好用,操作更加简便易行,我认为一个好的医疗器械产品,应该具备简洁的特点,既符合医学原理,又富有实用性,这应该成为未来中国医疗器械公司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