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冲击在上周充分体现,原本相对强势的A股市场也受到拖累,开始出现下跌。
目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一方面,国内防控形势有好转趋势,另一方面,疫情在全球多国仍呈爆发态势,韩国、意大利、伊朗等国防控形势严峻。
不过,业内人士分析,A股市场在受到国际市场影响的同时,自身也保持着独立性,受到估值、资金面、经济基本面、政策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未来,A股本身具备的四大优势,有望成为行情“稳定器”。
中泰证券认为,为了努力完成今年的增长目标,货币政策宽松加速,财政会更加积极,房地产政策渐进放松。往前看,10年期国债利率有望突破2.6%的低点,流动性宽松、政策积极也会推动权益市场的结构机会,尤其是成长方向的新经济资产,仍将是“资产荒”背景下的长期配置方向,没有必要过度悲观。
主板估值低于历史均值
尽管A股市场近期受到外围冲击,且自身自2019年以来整体有较大涨幅,但从估值上看,A股较历史水平具有显著优势。特别是在主板估值上,目前估值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以主板股票最为集中的上证指数为例,据Wind统计口径,目前上证指数滚动市盈率为12.44倍(最近12个月滚动市盈率,下同),最近10年平均值为13.83倍。
最近10年间,上证指数滚动市盈率波动较大,2015年牛市期间一度突破20倍,而在2014年5月低至9倍左右。总体来看,目前上证指数市盈率处于最近10年中位数以下。
若将目前上证指数市盈率与更久前的估值对比,可发现更具优势。数据显示,本世纪以来近20年的时间里,上证指数平均滚动市盈率超过25倍。
另外,目前上证指数市净率为1.32倍,也明显低于最近10年的平均水平(1.73倍)。
当然,A股市场结构性特征较为明显,创业板的估值明显高于主板。
Wind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创业板指数滚动市盈率为50.85倍,略低于历史平均水平(51.71倍),但略高于历史中位数水平(50.19倍)。
内外资不断注入资金
近年来A股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
随着A股相继纳入MSCI、富时罗素等国际大型指数体系,外资对A股的配置规模总体持续提升,为市场提供良好前景。
截至目前,作为外资买入主力,陆股通累计净买入A股达1.04万亿元。尽管近几个交易日陆股通净卖出,但年内累计净买入金额仍近500亿元。
今年基金发行和认购均火热,也给市场短中期提供充足的“弹药”。
Wind数据显示,按基金成立日期计,今年前两月公募基金共发行149只,发行规模超过3000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此外,A股自然人投资者数量也仍在持续增长,目前已突破1.6亿人,市场容量进一步提升。
经济有韧性长期仍看好
受疫情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短期受到一定冲击,也一度对A股市场构成冲击。值得注意的是,这也将会对不少上市公司一季报业绩构成压力,一定程度上会影响A股短期走势。
今年2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受疫情影响较大,制造业PMI为35.7%,比上月下降达14.3个百分点。
不过,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认为,目前疫情得到初步遏制,给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步减弱,企业复工率回升较快,市场信心稳步恢复。
银河证券研究认为,疫情短期内使得需求“冰封”,对非制造业的冲击尤其明显。随着多地下调疫情防控等级,低风险地区不断增加,预计非制造业经营活动状况将逐步恢复。
总体上看,中国经济体量庞大,工业门类齐全,抵御风险能力较强,经济具有较强韧性。随着我国新冠防控形势的进一步好转,企业复产复工覆盖面进一步提升,经济恢复速度也会较快。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成长前景依然看好。
政策面宽松工具箱丰富
政策层面,中国国内宏观政策总体宽松,政策工具丰富多样,为资本市场的稳定提供了强劲保障。
比如今年2月,央行就以多种形式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2月3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1.2万亿元逆回购操作。2月17日,央行再次公告,当日开展2000亿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3.15%,较此前下降10bp。2月20日,央行再次火线“降息”,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当日1年期LPR调整为4.05%,较上月下调10bp;5年期以上LPR调整为4.75%,较上月下调5bp。
申万宏源认为,预计年内将以财政扩张,刺激居民消费、稳定基建投资为主要应对政策,货币政策料以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定向降准等结构性工具操作为主,维持配合性的信用扩张环境,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央行强调“房住不炒”,存款利率传导机制模糊,全面大幅降息空间较小。(记者 胡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