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座城市参与到加氢站的运营行列之中,广州市首座加氢示范站于5月16日正式投入使用。而上证报记者获悉,除了近期已明确发文的安徽、四川等地外,山东和江苏也正酝酿出台政策支持包括加氢站在内的氢能产业发展。
业内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在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推进下,氢能行业发展提速已毫无疑问,预计今年市场将完成新增5000辆氢燃料电池车的目标。
产业链扶持政策在各地延伸
从去年开始,已有多个省市发布了氢能源产业规划。今年全国两会后,各地的参与速度明显加快。
如安徽六安近日发布《关于大力支持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对于加氢站的财政补贴最高不超过400万元。此前,广东佛山南海对区内新建成的单个加氢站最高补贴800万元。
上证报记者注意到,除了近期明确发文的安徽、四川等地外,山东和江苏也正酝酿出台政策支持包括加氢站在内的氢能产业发展。
“在国家明确释放发展氢能产业的信号后,有些省市多次专门考察了那些已有发展经验的城市,说明推动意愿非常强烈,比如山东和山西。而在地方政策中,对加氢站等的补贴就十分有利于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地方补贴,不会受到补贴比例的限制。加之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还不受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和退出的影响。”上述业内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我国从2017年开始大力发展氢能产业,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已建及在建的加氢站达45座。预计到2025年,全国加氢站总数将达到300座。
除了加氢站,地方政府对整个氢能产业链的扶持也正在延伸。四川日前发布的《四川省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到,鼓励开展燃料电池货车示范运营,建设加氢示范站;支持替代燃料、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技术攻关,鼓励开发氢燃料等新能源专用发动机,优化动力总成系统匹配。
某行业研究员告诉记者,相较其他燃料,在纯电动和氢能源两个零排放技术方向上,燃料电池的优势是续航长、燃料补给快、自重轻等。因此,燃料电池系统在载货运输应用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从各地此前发布的政策可以看到,已经有城市在探讨燃料电池在货运行业的发展。
企业转型升级竞相布局
在政策的支持下,许多企业都在积极参与氢能产业的发展。
鸿达兴业近日公告,子公司乌海化工在乌海市海南区海化工业园建设的第一座加氢站于日前成功投入使用,向氢燃料轿车、大巴车及工业车辆提供合格的氢气。据悉,这也是内蒙古建成的第一座加氢站,乌海化工还拟在乌海市再建设7座加氢站,相关准备工作正有序推进。
中泰股份5月中旬公布,随着关键技术的突破以及能源结构的升级调整,未来社会对氢能源需求将大幅增加。为积极推进公司在氢能源行业的发展,寻求新的增长点,公司拟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杭州中泰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注册资本3000万元,公司将以自有资金出资。
氢能产业也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选择。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在以“新旧动能转换”为目标的山东和正展开“能源革 命”的山西,就有多家煤矿企业正在积极布局氢能产业。此外,多家液氢企业也正与几大能源集团合作,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制约氢能产业发展的问题之一就是成本,而氢气价格的约三分之二来自储运环节,发展液氢应用对储运成本的降低具有积极作用。
“目前,企业向氢能产业的进军可以说是‘络绎于途’。”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尤其是在如此明确且密集的政策推动下,包括加氢站在内的相关布局今年肯定会加快,预计今年市场新增5000辆氢燃料电池车的目标的完成也是没问题的。
河钢股份:盈利创新高,“差异化”环保政策将释放产量弹性
河钢股份 000709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 分析师:李莎,陈潇 撰写日期:2019-04-30
一、业绩:2018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99.6%、现金分红占比达29%,2019Q1盈利显著优于行业
2018年:公司产钢2680万吨、同比降0.45%。(1)营收增11.0%、收入结构向板材倾斜;(2)受累原材料价格上涨、在建工程转固,营业成本增9%至1037亿元;(3)有息负债规模稳定、但受累融资成本中枢上移,财务费用同比增19%至44亿元,销售费用同比增7%至11亿元,管理费用同比增6%至24亿元;(4)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清理减值损失同比明显减少致资产减值损失同比降84%至1.53亿元;(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99.6%至36亿元;(6)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88%至0.32元;(7)加权平均ROE为7.18%,同比增3.2PCT。2018年归母净利润创公司1997年上市以来新高。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将达10.62亿元,占当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比重为29%。
2019Q1:公司营收同比增17%至29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降1%至3.70亿元。根据Mysteel,螺纹钢、热卷和冷卷同比分别降35%、降44%和降62%,预计公司2019年盈利表现优于行业均值的原因或在于“差异化”错峰生产政策下产量同比增幅明显。
二、2019年计划:2019年公司计划产材2577万吨、与2018年实际产量2578万吨基本持平;考虑到环保政策由此前的“一刀切”切换至“差异化”限产,结合产能,我们判断2019年公司生产经营目标完成率或超100%。技术创新、提质增效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三、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19-2021年EPS为0.26/0.27/0.30元,对应于2019年4月26日收盘价,对应的2019-2021年PE为12.75/12.17/11.11倍,对应的2019年的PB为0.63倍。公司作为国内第二大钢铁上市钢企,规模、技术、产品、优势显著,“差异化”环保政策对公司产能及产量的约束力减弱,公司产能或存提升弹性,估值将逐步修复;预计公司的PB估值或可修复至2016-2018年公司PB_LF估值中枢为0.79倍附近,对应的合理价值为4.13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四、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原材料价格超预期上涨侵蚀利润率;环保政策的不确定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低于预期。
美锦能源:一季报略超预期,氢能源值得长期期待
美锦能源 000723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 分析师:周泰 撰写日期:2019-04-11
事件:2019年4月9日,公司发布2019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19年一季度净利润为3.6亿元-4.2亿元,同比增长9.97%-28.30%。
点评
收购富锦煤业,精煤产量增加:据公告,公司业绩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公司精煤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较大;二是公司2018年新收购的子公司对本期利润有所贡献。2018年公司已经完成对富锦煤业的收购(180万吨/年,100%权益),目前公司还下辖东于煤业、汾西太岳三个矿井,合计权益产能492万吨/年。下游23000Nm3/h 焦炉煤气液化LNG 项目已经投产,据公告,润锦化工利用焦炉煤气生产LNG 联产合成氨尿素项目已经建成,液化天然气(LNG)装置权益规模为1.21亿Nm3/a,合成氨装置权益生产规模为18万吨,尿素装置权益生产规模为27万吨/年。煤-焦-气-化产业链全面贯通。焦炭方面,据数据,太原一级冶金焦一季度价格为1863.73元/吨,同比下降3.9%,因此一季度焦炭业绩同比微幅下滑,但二季度随着钢厂复产需求增加,焦炭价格有望抬升,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190台氢能汽车完成交付,2019年氢能汽车产量扩张明显:据公告,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佛山市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向佛山市顺德区鸿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区国鸿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佛山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合计交付190辆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飞驰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能力为5000台/年,据公告,2019年飞驰汽车的经营目标是销售车辆1500-2000台,其中销售燃料电池车1000台。
公司具备完备的氢能源产业链预计氢能技术优势:公司拥有气源—加氢站-膜电极-燃料电池车完整的氢能源产业链:1)氢气气源:依托美锦能源产业优势,据公告,公司炼焦过程中焦炉煤气富含50%以上氢气,可以降低成本制氢,焦炉煤气经提纯后,可为华中、华东、华南地区的加氢站和氢燃料电池汽车输送原料氢,同时公司也在布局气站与加氢站。2)加氢站:公司控股的飞驰汽车目前有2座在运营的加氢站,另外还有4座加氢站在建。3)膜电极:公司参股了鸿基创能,目前鸿基创能膜电极项目竣工,预计2019年底开始规模化量产,2020年正式达产。鸿基创能将打破膜电极的海外垄断,并且他们研发的膜电极拥有低铂金催化剂载量、连续化生产工艺、高性能和长寿命等特点,成本也进一步降低。4)燃料电池车:据公告,2018年公司旗下飞驰汽车共销售氢燃料电池车360台,市占率23.58%。在此背景下公司氢能源车随着燃料电池汽车的“十城千辆工程”相关计划的推进与落实,有望获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分红逐步具有吸引力。据公告,2018年公司分红8.28亿元,净利润的46.08%。历史来看,公司分红意愿也较为强烈,2016年公司盈利6.8亿元,分红比例为33.56%;2014年盈利0.9亿元,分红14.72%。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9年-2021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9.77亿元、22.00亿元、22.71亿元。增持-A 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15.84元。
风险提示:大股东质押比例高,宏观经济下行导致焦炭需求不及预期
中材科技:叶片受益风电需求复苏,玻纤扩产带动盈利提升
中材科技 002080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 分析师:刘晓宁,韩启明,郑嘉伟 撰写日期:2019-04-30
业绩低于申万宏源预期,玻纤扩产带动盈利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47亿元,同比增长11.4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34亿元,同比增长21.75%。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受益于风机叶片销售容量增加及玻璃纤维产销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玻璃纤维业务进一步降本使得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风电复苏带动叶片销量增长,推陈出新市占率稳步提升。2018中材叶片实现营业收入33.85亿元,实现营业利润1.95亿元。报告期内,国内风电新增装机稳步增长,主流产品快速向2MW及以上机组升级。2018年公司2MW以上叶片实现销售容量合计5192MW,占比高达93%。2017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19.66GW,公司出货量4.86GW,市占率24.7%,2018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21.14GW,公司出货量5.59GW,市占率26.4%,市占率提升1.7个百分点。
持续扩张优质玻纤产能,盈利能力显著增强。2018年公司全资子公司泰山玻纤实现销售玻璃纤维及制品84.5万吨,同比增长14.43%;营业收入58.80亿元,同比增长9.45%;净利润9.61亿元,同比增长38.3%。利润增长率远高于产量、销量和营业收入增长率,盈利能力显著增强。2018年底F06线点火投入运行,目前公司玻璃纤维实际年产能超过90万吨,先进产能占比超80%,成本优势明显。公司2020年规划实现100万吨年产能,且积极筹划海外玻纤基地选址和项目建设,推进国际化产业布局,增强玻纤业务全球影响力。
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风电叶片与玻璃纤维龙头,风电叶片市占率连续六年第一,受益风电需求回暖,公司有望直接受益。我们下调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19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3.02亿元(下调前为15.34亿元),对应的EPS为1.01元/股。新增20-21年盈利预测,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53和17.68亿元,对应的EPS为1.20和1.37元/股。目前股价对应19-21年PE分别为13、11和10倍,维持”买入”评级。
东华科技:大量订单进入执行期带动收入高增长
东华科技 002140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 分析师:李峙屹 撰写日期:2018-10-25
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21%,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20%),公司预计2018年业绩同比扭亏为盈,变动区间为1.3亿-1.6亿,去年同期为亏损6314万元。
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46.3%,实现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3Q18单季实现营业收入9.92亿元,同比增长55.2%,实现净利润4518万元,同比增长46.0%。
环境市政业务占比提升使得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1.86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由于行业景气度上行产生规模效应大幅降低3.15个百分点,但资产减值冲回较去年减少导致最终净利率同比下降1.14个百分点。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2.6%,同比下降1.86个百分点。将研发费用加回,期间费用率同比大幅降低3.15个百分点至6.77%,其中管理费用率由于研发支出降低1.76个百分点,职工薪酬增加较少,同比降低3.2个百分点至6.46%;销售费用率降低0.22个百分点至0.69%;财务费用率增加0.28个百分点至-0.38%。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占营业收入比重同比提升2.55个百分点至-0.51%,综合影响下公司净利率降低1.14个百分点至5.49%。
收现比下降,大量项目推进支付施工、采购款项增加等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少流入4.98亿元。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14亿元,同比少流入4.98亿元,主要系收支存在时间性差异,大量项目推进支付施工、采购款项增加等所致;收现比66.6%,较去年同期下降47.9个百分点,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同比减少1.75亿元,存货同比减少2.09亿元,预收款同比减少4.86亿元;付现比91.7%,同比降低32.5个百分点,预付款同比增加4.80亿元,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同比增加1.81亿元。
设计订单先行,工程逐步落地,验证煤化工行业景气度提升。自17年下半年以来,伴随化工行业供给侧改革、油价上行,煤化工行业景气度提升,特别是煤制乙二醇较强经济性显现,业主从原先的观望转变为催促总包方赶工,东华在乙二醇市场承建市占率达70%,不仅原来在手项目进展加快,新的煤制乙二醇设计合同也纷至沓来,前期咨询、工程设计项目明显增多,且大中型设计项目增幅较大。公司2017年全年/2018Q1单季/2018Q2单季新签设计合同分别为2.63亿/3.82亿/12.9亿,同比增长14%/156%/97%。我们认为通常在行业回暖初期,设计项目先行,待景气度上行投资回报确定性提高后可逐渐落实到工程支出。从公司化工工程承包项目重大合同可以看出,煤化工行业已逐步从企稳走向回暖,工程项目不断落地。
经济性叠加国家能源安全战略诉求,煤化工投资有望逐渐释放。煤化工项目随着油价突破盈亏平衡阈值后业主投资加速,煤制烯烃、乙二醇等产品在进口替代需求和高经济性驱动下投资热度大,其中煤制乙二醇在原油价格50-60美元、煤炭价格(原料煤:
褐煤)在300-400元/吨的条件下,就可以实现盈利,且单体项目成本投资规模小,随着油价持续超过阈值,投资落地不断加速;煤制油在替代能源战略需求下示范项目将有序推进,预计未来三年煤化工产业总投资可达4750亿元,将直接利好东华科技。
在手订单充足,保障未来业绩增长。截至2018年6月末,公司在手订单约176亿,其中设计合同额6.72亿,工程总承包170亿,订单收入比达6.0。公司前三季度累计实现收入增速46.3%,亦显示出业绩随着大量订单实施正在逐步释放,18年业绩将实现反转。
下调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公司刚果布项目、内蒙古康乃尔项目推进低于预期,预计计提减值增加,下调18-20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18年-20年净利润为1.50亿/1.95亿/2.44亿(原值2.10亿/2.73亿/3.41亿),增速分别为338%/30%/25%;对应PE 分别为17X/13X/11X,给予增持评级。
卫星石化:中报预计高增长,轻烃裂解项目稳步推进
卫星石化 002648
研究机构:光大证券 分析师:裘孝锋,傅锴铭 撰写日期:2019-04-25
事件:
4 月18 日,公司发布2019 年一季报,2019Q1 实现营业收入21.07 亿元, 同比+20%,实现归母净利润2.20 亿元,同比+9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9 亿元,同比+100%;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2.08 亿元。
同时,公司公告2019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4-6.1 亿元,同比+65%-87%;即2019Q2 实现归母净利润3.2-3.9 亿元。
点评:
丙烯酸盈利好于市场预期,C3扩产有序推进。 受江苏安全检查(丙烯酸产能江苏省占比40%)和行业检修影响,4月丙烯酸及酯价格比3月底最低点上涨近千元,按照当前价格,我们估算公司丙烯酸及酯的净利在1000元/吨左右,公司年产销丙烯酸及酯70万吨以上,价格弹性巨大。 2019Q1,丙烯酸盈利情况好于市场预期。其中PDH价差同比-538元/吨,环比-581元/吨;丙烷到聚丙烯价差同比-236元/吨,环比-549元/吨;丙烯酸价差同比+778元/吨,环比-194元/吨;丁酯和酸价差同比+270元/吨,环比+96元/吨。此外PDH一期和聚丙烯装置在1月份进行了年度检修,对一季度业绩略有影响。 对2019Q2业绩保持乐观。丙烷价格在夏季预计有所调整,PDH价差有望回暖;而丙烯酸及酯盈利环比一季度将大幅上行,我们对公司2019Q2业绩环比增长保持乐观。公司预计2019Q2实现归母净利润3.2-3.9亿,同比环比均有50%以上增长。 公司在C3 上稳步扩张,22 万吨双氧水项目于2018 年8 月投产,45 万吨PDH 二期项目已于2019 年2 月投产,PDH 二期的顺利投产将保障公司2019 年业绩增长。公司15 万吨聚丙烯、6 万吨SAP 和36 万吨丙烯酸及酯的扩产项目有序推进,将在2019 年陆续建成。未来,公司将拥有从90 万吨PDH 到45 万吨聚丙烯、81 万吨丙烯酸和84 万吨丙烯酸酯、15 万吨SAP、22 万吨双氧水的完整C3 全产业链,在C3 板块成本和竞争力具有显著优势。
长三角轻烃裂解龙头,积极布局氢能利用。 卫星石化已在嘉兴建成年产90 万吨PDH 装置,子公司连云港石化在建400 万吨烯烃综合利用项目。目前,PDH 项目富余氢气3 万吨/年,烯烃综合利用项目建成后将富余氢气约25 万吨/年。公司地处长三角经济带,PDH 项目紧邻上海、嘉兴嘉善,均在100 公里范围内,上述城市均制定与发布了未来3-5 年的加氢站建设规划。长三角氢走廊建设规划将为公司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充分发挥公司富余氢气的附加值,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我们认为化工副产集中式供氢+水电解分散式制氢是未来发展方向,PHD 和乙烷裂解副产氢将是最具优势的副产氢源选择。
C2历史性机遇的先驱者,项目回报高值得期待。
我们认为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是公司未来3年最大的看点,卫星石化有望通过该项目实现在大型石化装置方面的弯道超车。目前中 美贸易 摩擦在产生积极的变化,公司项目的不确定性风险有望减少。项目进度方面,2018年3月公司完成乙烷采购协议与美国乙烷出口设施合资协议正式签约,实现原料供应保障。连云港乙烷储罐项目、码头项目已开工建设,各项工作按时间节点推进。
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维持公司2019-2021年EPS为1.29元和1.46元和3.4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3/12/5倍。维持 “买入”评级和目标价22.3元。
风险提示:
PDH价差收窄的风险;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不及预期的风险;丙烯酸景气度下行的风险。
雄韬股份:铅价上涨拖累业绩,期待燃料电池业务新发展
雄韬股份 002733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 分析师:顾一弘 撰写日期:2018-04-23
铅价上涨导致毛利率下滑,汇兑损失和产能转移共同拖累业绩表现:报告期公司蓄电池销量380.50万KVAH,同比减少8.41%,主要是由于公司深圳铅酸电池生产基地搬迁至湖北、越南过程导致的产能浪费。蓄电池业务共实现营业收入23.51亿元,同比增长12.88%,占总营业收入的88.52%。受原材料铅价上涨因素影响,蓄电池业务毛利率同比减少2.14个百分点。由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公司汇兑损失大幅度增加导致财务费用大幅增长。公司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为4.03%和4.67%,分别提高0.14和0.43个百分点。分季度来看,第四季度毛利率环比下滑5.57个百分点,单季亏损3389.59万元。
铅酸电池稳步发展,锂电业务注重差异化:公司是铅酸电池领域龙头企业之一,海外市场收入占比接近60%,随着国内外IDC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以及海外新兴市场基站建设的需求推动,公司传统铅酸电池业务预计将稳步发展。公司锂电池业务立足于储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等蓝海市场,公司差异化竞争战略将受益于行业的快速发展。
燃料电池产业卡位布局,公司长期成长空间值得期待:公司将氢燃料电池作为未来的主攻发展方向,通过参股制氢设备生产商氢璞创能、投资建设武汉氢能产业园等方式,在氢能产业链已形成制氢、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整车运营等关键环节的卡位布局,公司拟打造氢能产业平台战略路径清晰。燃料电池车在满足新能源汽车清洁环保无排放的基本要求下,还具有充换气时间短、能量密度高等核心优势,在对充电时间焦虑和长距离行驶等场合与锂动力新能源车形成互补,叠加政策层面的扶持,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公司领先布局,长期成长空间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8-2020年的EPS分别为0.39、0.64、0.91元对应PE分别为32.34、19.94和14.01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燃料电池等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标签: